德育为什么最重要?
首孝悌,次见闻。
知某数,识某文。
(相关资料图)
反复咀嚼这段文字,觉得宋代世家大族的家庭启蒙教育观,很值得关注:
其一,坚守古人留下来的道德伦理型家教传统,把家庭德育始终摆在第一位。
其二,把“增长见识”、“学习数理常识”,摆到与“诗书礼乐”几乎同等重要的地位,志在把家族子弟培养成“德才兼备”的人才。
传统教育中,知识的传授可以暂缓,道德一定要首先确立起来。《三字经》强调“首孝悌,次见闻”,“德育”在首位,以“孝悌”为核心,这是古代家教的最大特色。这一思想并非宋代大儒的首创,也是从往圣古训中化用而成的。
孔子在《论语》中已经讲得非常清楚了。子曰:“弟子入则孝,出则悌,谨而信,泛爱众而亲仁。行有余力,则以学文。”(《论语·学而篇》)
道德与学问,在孔子那里体现的是“本”与“末”的关系,具有浓厚的哲学色彩。而在《三字经》这里,王应麟从家庭儿童启蒙的角度,提出了“首”与“次”的排序,既遵了古训,又具有实践性。
古代最有影响的三本家教著作,如北齐颜之推的《颜氏家训》、宋代司马光的《家范》、明末清初朱柏庐的《治家格言》,都是当时的家庭教育教科书,无一例外地强调,儿童入学前在家庭里接受的核心教育内容是伦常道德的灌输、伦常思想意识的培养,而学习文字和技能则是次要之事。
古代家庭教育中,为什么始终把德育放在第一位?
古人懂得家庭教育的重要性。孔子云:“少成若天性,习惯如自然”。家庭德育的对象主要是少儿,而儿童少年大部分时间生活在家庭环境中,家庭德育备受重视是自然之事。
古人懂得家庭德育可以帮助子弟更好地立身、处世和治家。启蒙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儿童思想品德和如何做人。家长从当时的社会出发,引经据典,总结自身经验教训来劝诫子弟如何为人处世、如何待人接物、如何治理家业,为子弟未来的发展和家庭的兴旺打下良好的基础。
古人追求培养经纶天下的有为“君子”。古代有“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”之说,认为“齐家”就是要求家长自己修养身心,然后以身作则教育全家人,家庭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为培养“治国、平天下”之才作准备的。
新中国建立后,党和政府先后提出了“德智体全面发展”和“德智体美劳”五字教育方针。“德智体全面发展”的目的,来源于马克思主义“人的全面发展”理论,所不同的是,将“德育”放在全面发展中,并且把“德”放在第一位。“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”,字字千金,都是经过多年总结摸索才得出来的。把“德”放在第一位,对现代家庭儿童启蒙教育的道德认知、道德养成和道德实践赋予了许多新内涵新理念。
(原标题:德育为什么最重要?)
流程编辑:u06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