藏在校园里的博物馆:成为一本“教科书”
图为“00后”学生龙意静参观贵州五彩黔艺博物馆。 周燕玲 摄
中新网贵阳5月18日电 题:藏在校园里的博物馆:成为一本“教科书”
【资料图】
作者 周燕玲
在贵阳职业技术学院,有一家面积达2500平方米、收藏超3000套民族服饰和2万余张绣片的五彩黔艺博物馆,这是一家新入驻学校的民办博物馆。
博物馆的入驻,对贵阳职业技术学院服装设计类专业“00后”学生龙意静来说,是很开心的事。“那里不仅可以学习和了解民族服饰文化,还是寻找灵感设计的‘宝库’。”
图为贵州五彩黔艺博物馆展出的民族服饰。 周燕玲 摄
“只要有时间就会来博物馆,除在这里学习传统手工技艺外,还时常会去馆里寻找设计灵感。”龙意静告诉中新网记者,博物馆里许多服饰上的纹样和图案,即使放在今天都不过时。
“非遗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最好‘课本’,而博物馆就是一本‘教科书’。”谈及为何在2023年把博物馆搬进学校,贵州五彩黔艺博物馆馆长陈月巧解释说,希望通过博物馆的文化传播和非遗进校园,让学生感受非遗之美的同时,更好地普及民族文化知识。
走进五彩黔艺博物馆,目之所及全是各种民族服饰,不仅有贵州施洞苗族破线绣盛装、榕江苗族百鸟衣,还有云南麻栗坡彝族服饰、湖南隆回瑶族套装。这些民族服饰或古朴,或绚丽,三三两两的观众在博物馆里停驻观看,亦或俯下身仔细观察服饰上的刺绣针法。
图为贵州五彩黔艺博物馆馆长陈月巧(左)为参观者进行讲解。 受访者供图
“绣娘们用手中的丝线,在衣服上记录着民族的历史,讲述先祖流传下来的或动人、或悲壮的传奇故事。”陈月巧说,当初创建博物馆就是希望展示少数民族服饰之美和留下“民族的DNA”。
长期致力于少数民族服饰收藏保护与研究的陈月巧,用10余年的时间走遍了贵州的少数民族村寨,收藏了大量少数民族服饰、绣片、生产生活工具等藏品,80%为文物级别。
从一张苗族绣片的收藏,到2016年开办博物馆,再到2023年把这所集展陈展示、文化交流、非遗传承、学术研究、研发生产于一身的综合性民办博物馆迁至学校,陈月巧直言“过程艰辛并快乐着”。
数据显示,五彩黔艺博物馆自2016年正式对外免费开放以来,共接待海内外观众近百万人次,这其中不乏慕名而来的民族服饰研究学者、人类学专家和艺术设计创作者。
“对于许多来参观的学者来说,博物馆可以给他们的学术研究节约许多时间和精力,因为想从实物到文献再到实物,其实是很难的,而博物馆可以把实物展现给大家。”陈月巧说,有访客来参观博物馆时,学校里旅游专业的学生还可以来做向导,达到“产教融合”的目的。
图为贵州五彩黔艺博物馆馆长陈月巧(右一)与绣娘们在一起。 受访者供图
在陈月巧看来,学校博物馆大多数“养在深闺”,却早已成为育人的重要阵地,这些博物馆不仅可供学生参观、学习、研究,还能激发学生的文化自信,让学生们从另一个维度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。
谈及未来,陈月巧坦言,计划加大数字化博物馆建设,把馆藏产品数字化并转化为知识产权,与不同的机构进行合作,“数字化需要很大的经济支撑,却能一劳永逸,这也是民办博物馆发展的一条‘新路子’。”(完)
图为贵阳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在贵州五彩黔艺博物馆内学习刺绣。 周燕玲 摄